【刷牙,該放手讓孩子刷嗎?】
近年來,我較少談小朋友「刷牙」,
原因有二-
1️⃣現在許多牙醫師、網路資源都有在教「刷牙」,北部家長對這方面sense是足夠的。
2️⃣民眾忽略很多「非刷牙因素」導致的蛀牙,我為此宣導。
👉不過對於
「到底該不該放手讓孩子刷牙」這件事
我認為值得討論
因為最近不少家長詢問我
「我到底該不該放手讓孩子刷?讓他刷我又擔心他刷不乾淨....」
您也有以上困擾嗎?
🔎首先,學理上- 我們認為「孩子有充分自己刷乾淨的年紀,為小學三年級(也就是9歲左右)」
也就是9歲前我認為父母對於孩子的「刷牙」都須「負責任」。
那在這年紀之前,全部都由父母代勞「刷牙」嗎?
恩...可以說「是」,但也「不完全是」
🍀我認為刷牙也是「親子教育」的一環
從baby時期讓他看到「刷牙是甚麼?」「牙刷長甚麼樣子?」
再從幼年時期教導「蛀牙是甚麼?」「刷牙有甚麼好處?」「自己刷刷看」
國小低年級時仔細叮嚀「刷牙技巧」
都需要搭配小朋友的認知年齡而做
而台灣家長比較困擾、不擅長的,是如何「逐漸放手」?
常常處於兩個極端族群--
😱極端一. 很擔心孩子刷不乾淨,死都不讓孩子自己刷,全部自己代勞。
😱極端二. 完全讓小孩自己刷,不負教導檢查責任,等被牙醫檢查蛀牙後,再罵孩子「都刷不乾淨」
(當然,我相信也有在這兩個族群型態以外的家長,若您不是,請見諒~)
💙侯侯醫師自己的話,比較傾向「邊教導邊放手」,隨著年齡認知增長,逐漸調整其「比例」。用比喻來說- 就好比一個老鳥交代一個新來的菜鳥任務,老鳥不能全幫菜鳥做,也不能全放任菜鳥「自己亂搞」,需要邊檢查邊教導邊引導,就算指責,也要讓菜鳥明瞭「錯在哪裡」,讓菜鳥在過程中越有信心、越有經驗,等到時候到了,菜鳥完全升任、老鳥也放心、徹底可放手了。